Skip to content

一枝草 一點露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組織工作
        • 分會社區組織
        • 理監事
      •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章程
      • 隱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會員權利義務說明
      • 公民論壇
      • 捐助支持
    • 最新消息
  • 社區關懷據點網絡
    • 社區據點資訊查詢
    • 好康報你知
      • 共餐好食
      • 終身學習
      • 社團活動
      • 電話/視訊關懷
      • 家庭訪視
      • 修繕服務
      • 跑腿代工
      • 共助家庭
    • 據點專區
  • 社區醫療群網絡
    • 社區醫療群資訊
    • 家庭醫師服務
      • 保健知識庫
        • 陽明報報
      • 登錄家庭醫師
      • 週期性健康維護
      • 自然療癒
      • 用藥安全與減藥
      • 慢性病管理
        • 壓力情緒睡眠障礙
        • 胃食道疾病
        • 腸道慢性問題
        • 慢性呼吸問題
        • 肥胖代謝症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血脂
        • 痛風
        • 初期慢性腎病
        • 慢性肝病
        • 慢性關節問題
        • 過敏免疫問題
      • 企業員工健康維護
      • 醫院專科轉介
      • 家庭醫師專區
    • 營養評估
    • 居家護理師
    • 職能復健
    • 社區藥局
      • 慢性處方箋服務
      • 用藥諮詢
  • 會員專區
    • 入會申請
    • 我的終身歷
      • 我的健康筆記
        • 年度醫療支出預估
        • 身體量測記錄
        • 問卷記錄
        • 用藥記錄
        • 營養品補充記錄
        • 就醫記錄
        • 檢查及檢驗記錄
        • 手術記錄
      • 我的互助簿
      • 我的學經歷
      • 聊天知識庫
    • 我的健康福利站
  • 社區永續夥伴
    • 永續發展主題
      • 永續夥伴總召集人
      • 主題專家工作組
        • 分齡健康篩檢工作組
        • 飲食營養工作組
        • 體能活動運動工作組
        • 壓力情緒睡眠工作組
        • 公民參與工作組
        • 健康信息溝通工作組
        • 第三家庭工作組
        • 我的優勢卡工作組 (by ICF研究學會 廖華方)
    • 社區吹哨人
      • 社區觀察員
      • 社團志工
      • 課程志工
      • 專案活動志工
  • 社區服務申請
    • 社區健康工作
      • 社區工作週期
      • 社區導向基層照護之論人計酬
      • 社區健康_社會處方集
    • 啟動社區發展
      • 治理單位
      • 發起人
      • 行政區域
    • 專案服務
      • 專案活動一覽
      • 主題工作
      • 指標(indicators)與目標 (Targets)
      • 行動策略與方法
      • 健康達人
  • Toggle search form

社區工作週期

Home » 社區工作週期

COPC工作週期隨著社區組織運作的程度不同,每個週期都可從局部個案發現到全區的人口覆蓋率、從實踐方法是否系統性、資料來源的可靠性、社區團體的共識機制等可看出社區健康的不同發展階段 (0-4) 。

A. 定義或描述一個社區特徵:
階段 0:除了活躍從事社區工作的用戶經驗外,沒有做出任何努力來定義或描述一個社區。
階段 1:僅依據大區域獲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來推估該社區的特點,社區資料並沒有個人、家庭、社團、機構或社群資料。
階段 2:沒有直接從社區的列舉的第一手資料,但可以從有密切責任社區之二手數據來間接定義或描述一個社區特徵。
階段 3:通過使用包括社區所有成員並包含描述其人口統計和社會經濟狀況的信息的數據庫,可以對社區進行枚舉和積極表徵。通常這樣的數據系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服務的活躍用戶構建的,但與全社區非常接近,例如:達到或超過90% 的社區覆蓋率。
階段 4:經由系統性社區全人口建檔的努力,確保能進行即時更新並完整涵蓋相關的人口統計和社會經濟數據。這些數據能針對個人而包括外擴活動的所需信息,例如地址、電話號碼等。

B. 識別社區健康問題

階段 0:沒有系統地努力了解社區的健康狀況或健康需求。 或者,假設患者群體的研究結果反映了整個社區的健康問題。
階段 1:通過提供者和/或社區團體的普遍共識確定社區健康問題。
階段 2:社區健康問題是通過對二手數據(例如生命統計數據、人口普查數據、大面積流行病學數據等)的系統審查進行推斷來確定的。
階段 3:通過使用特定於社區的數據集來檢查社區健康問題,但往往側重於單一健康問題或醫療保健問題。
階段 4:使用正式機制(通常是但不一定是流行病學技術)來識別社區中廣泛的潛在健康問題並確定優先級,確定其相關因素和決定因素,並描述與該問題相關的現有醫療保健模式 .

C. 檢討修改醫療保健方案

階段 0:基本保健計劃未針對更大社區的健康需求做出具體方案之回應。
階段 1:修改解決社區中認為存在的健康問題,但更多是為了響應國家或組織範圍內的倡議 (由上下),而不是為了響應社區中具體確定的特定問題(由下而上)。
階段 2:修改解決重要的社區健康問題,但之所以選擇修改,主要是因為有特殊資源可以解決該特定問題,並嚴格遵循可能不適合社區需求的指導方針。
階段 3:醫療保健計劃的修改是根據社區的獨特需求量身定制的,並且(在適當的情況下)涉及計劃的初級保健和社區/公共衛生組成部分。
階段 4:計劃的修改涉及初級保健和社區/公共衛生組成部分,並針對特定的高風險或優先群體,並積極努力(例如外展)以覆蓋社區內的特定高風險或優先群體。

D. 監測項目修改的有效性

階段 0:計劃有效性的檢查僅限於對健康服務活躍用戶的影響。
階段 1:項目有效性是根據對整個社區的影響來看待的,但基於從業者和/或社區團體的主觀印象。
階段 2:通過從大區域數據或生命統計數據推斷來估計社區計劃有效性。
階段 3:計劃有效性通過對特定於社區的數據集的系統檢查來確定。
階段 4:項目有效性由特定於項目目標的技術確定,說明風險群體之間的不同影響,並提供有關項目正面和負面影響的信息。

Copyright © 2025 一枝草 一點露.

Powered by PressBook Green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