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枝草 一點露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組織工作
        • 分會社區組織
        • 理監事
      •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章程
      • 隱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會員權利義務說明
      • 公民論壇
      • 捐助支持
    • 最新消息
  • 社區關懷據點網絡
    • 社區據點資訊查詢
    • 好康報你知
      • 共餐好食
      • 終身學習
      • 社團活動
      • 電話/視訊關懷
      • 家庭訪視
      • 修繕服務
      • 跑腿代工
      • 共助家庭
    • 據點專區
  • 社區醫療群網絡
    • 社區醫療群資訊
    • 家庭醫師服務
      • 保健知識庫
        • 陽明報報
      • 登錄家庭醫師
      • 週期性健康維護
      • 自然療癒
      • 用藥安全與減藥
      • 慢性病管理
        • 壓力情緒睡眠障礙
        • 胃食道疾病
        • 腸道慢性問題
        • 慢性呼吸問題
        • 肥胖代謝症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血脂
        • 痛風
        • 初期慢性腎病
        • 慢性肝病
        • 慢性關節問題
        • 過敏免疫問題
      • 企業員工健康維護
      • 醫院專科轉介
      • 家庭醫師專區
    • 營養評估
    • 居家護理師
    • 職能復健
    • 社區藥局
      • 慢性處方箋服務
      • 用藥諮詢
  • 會員專區
    • 入會申請
    • 我的終身歷
      • 我的健康筆記
        • 年度醫療支出預估
        • 身體量測記錄
        • 問卷記錄
        • 用藥記錄
        • 營養品補充記錄
        • 就醫記錄
        • 檢查及檢驗記錄
        • 手術記錄
      • 我的互助簿
      • 我的學經歷
      • 聊天知識庫
    • 我的健康福利站
  • 社區永續夥伴
    • 永續發展主題
      • 永續夥伴總召集人
      • 主題專家工作組
        • 分齡健康篩檢工作組
        • 飲食營養工作組
        • 體能活動運動工作組
        • 壓力情緒睡眠工作組
        • 公民參與工作組
        • 健康信息溝通工作組
        • 第三家庭工作組
        • 我的優勢卡工作組 (by ICF研究學會 廖華方)
    • 社區吹哨人
      • 社區觀察員
      • 社團志工
      • 課程志工
      • 專案活動志工
  • 社區服務申請
    • 社區健康工作
      • 社區工作週期
      • 社區導向基層照護之論人計酬
      • 社區健康_社會處方集
    • 啟動社區發展
      • 治理單位
      • 發起人
      • 行政區域
    • 專案服務
      • 專案活動一覽
      • 主題工作
      • 指標(indicators)與目標 (Targets)
      • 行動策略與方法
      • 健康達人
  • Toggle search form

失眠淺談 張正弘醫師 2022/09/05

Posted on 19 5 月, 20244 1 月, 2025 By Jeff Yu

失眠是很常見的問題, 國內盛行率有百分之十五左右。在失眠的患者中,最常見的兩大族群,分別是中年婦女和老年人,甚至有將近九成的老年人對自己的睡眠狀態不甚滿意。

廣義的說,失眠包括睡眠時間不足以及睡眠品質不好(poor-quality sleep)兩個部份。主要以四個問題呈現:躺床後不容易入睡、 無法維持長時間的睡眠、隔天早晨太早醒來、或者是患者明明有睡著,但是隔天精神卻不佳。

一般而言,發生在一個晚上到幾個星期之內的睡眠障礙,可以稱為急性失眠症(acute insomnia)。如果一個星期有三個晚上以上出現睡眠障礙,而且連續超過一個月,就屬於慢性失眠症(chronic insomnia)。

急性失眠一般是情緒上或生理上短暫的不適所引起,例如:感冒、胃痛、頭痛、全身不適等各種身體不舒服的狀況,或是: 生氣、緊張、工作壓力等各種情緒調適困難的狀態,或是時差、噪音或光線干擾等環境不佳的狀態,都是可能的原因。

各種內科疾病都可能引起失眠,例如關節炎、消化性潰瘍或慢性支氣管炎所引起的疼痛或呼吸困難。一些在夜間症狀會惡化的內科疾病也不可忽略,例如充血性心臟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逆流性食道炎(GERD)和氣喘(asthma)等。某些常用藥物引起的睡眠障礙往往容易被忽略,例如氣喘用的支氣管擴張劑及茶鹼(aminophylline)、降血壓用的乙型阻斷劑(beta-blocker)、 感冒鼻塞用的黏膜收斂劑(decongestants)、類固醇(steroid)或刺激性抗憂鬱劑(stimulating antidepressant)都有可能引起失眠。吸食安非他命、古柯鹼或海洛英等中樞神經興奮劑也會引起睡眠障礙。

失智症患者(dementia)也常出現睡眠障礙,尤其到了疾病末期因為生理時鐘的錯亂,很多會表現出明顯的晝夜顛倒,白天打瞌睡晚上卻到處遊蕩。

精神疾病中以焦慮疾患(anxiety disorder)及情感性精神病(mood disorder)最常引起失眠。因為焦慮、憂鬱帶來失眠,然而失眠之後更是心情焦慮,如此惡性循環互為因果,時日一久就更難分辨。

急性失眠如果處理不當或難以處理,時間一久再加上各種因素,時常就會轉成慢性失眠,所以大部份以慢性失眠來求助的人,其原因都已不單純,而且往往合併其他身心的問題。

臨床上我們遇到失眠問題時,通常先分辨是急性或慢性。若是急性失眠,則盡量先找出可能的身體、心理、或環境的問題,給予適切的處理。基本原因能正確處理的話,則同時給予短時間的安眠藥物是有效而安全的。因為能解決基本原因,就不用太擔心長期的藥物依賴。

但若已經是慢性失眠,則必須遵循幾個處理原則:

  1. 首先仍要去尋找各種可能的原因,若能找到特定問題,則針對問題積極處理。但若原因錯縱複雜無法分辨,或一時無法處理時,可以先單純面對失眠的狀況直接處理。但基本問題仍須持續去面對,逐步找出方法好好處理。
  2. 須瞭解失眠已經是個慢性問題,必須有長期面對的心態,因此必須用正確的方法來面對睡眠相關的各種情況,這方法我們通常稱之為「睡眠衛生」。
  3. 在有良好「睡眠衛生」習慣的養成後,藥物才可成為安全的輔助方法。
  4. 若只單純希望藥物把自己「打昏」,則很容易陷入藥物依賴,甚至越用越多的惡性循環。

對慢性失眠的人而言,【睡眠衛生】有下列一些方法 :

(一)養成就寢和起床時間固定的習慣:不論前一晚睡得多不好,都儘量要準時起床。白天也不可補眠,否則會影響當晚的睡眠周期。

(二)製造一個可以熟睡的環境:溫度、光線、寢具⋯⋯都須調整到適合自己的舒適狀態,也可泡個溫水澡沉澱心情。

(三)使腸胃休息:晚餐只吃八分飽,睡前兩小時不再進食。刺激性的飲料如咖啡、濃茶、烈酒等,入夜後就不要再喝。

(四)就寢前30分鐘關掉所有3C產品,用「看書」來取代聲光產品,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經典名著或哲學書籍,讀經也很好。但不可躺床上看書。

(五)時間到了,正常上床睡覺,保持平靜心情,心中可專注默念一段經文或專注安靜數息。【專注】才可取代雜念,【什麼都不想】其實帶來更多亂想 !

(六)若有使用助眠藥物,則上床前才使用,安心等待藥物發揮作用,使用藥物之後不可再去做其他家事。維持固定劑量,不要加量或減量。

(七)翻來覆去超過30分鐘都睡不著,且心情開始煩躁不安,則起來去喝點水,到書桌前再去看書,等十分鐘心情穩定後,再回床上睡覺 ­­­—- 不要讓床鋪與失眠產生連結。半夜醒來若有同樣情形,也可如此處理。

(八)白天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運動不只治百病,更可改善心情,維持心理健康。最好能每天固定30分鐘的有氧運動搭配5—10分鐘的稍劇烈運動。

慢性失眠是個相當困擾而難以處理的問題,常先導因於某些生理、心理、社會的壓力狀態帶來焦慮反應。而若急性失眠沒處理好,失眠本身又帶來更大的焦慮。如此惡性循環越來越嚴重,造成藥物依賴甚至持續加重劑量。

運用良好的【睡眠衛生】方法來處理及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合適藥物之外,面對失眠問題還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保持一種心態 : 躺在床上安靜休息是我的責任,至於睡不睡得著那是上帝的責任。】

陽明報報

文章導覽

Previous Post: 清涼一夏─漫談中醫夏季養生小撇步 賴盈燕醫師 2011/07/07
Next Post: 肌少症 柯澐蓁醫師 2022/09/05

More Related Articles

淺談 「 嗅覺障礙 」 柯敏毓醫師 2019/09/04 陽明報報
揭發全世界「黑心」加害猝死者的CPR,目前CPR指引有11個缺點 李德福醫師 2016/04/15 陽明報報
如何能長壽又不失智的過一生 柯佑民醫師 2012/07/13 陽明報報
當四隻腳的動物變成兩隻腳站立,平躺仰睡後….. 林文正醫師 2018/02/21 陽明報報
漫談腹脹 許明全醫師 2014/06/19 陽明報報
高尿酸血症與痛風 陽明報報

Recent Posts

  • 睡眠障礙是糖尿病發病風險因素 柯佑民醫師 2021/09/07
  • 靜心冥想活當下
  • 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心肺復甦術 李德福醫師 2013/5/16
  • 何謂生活習慣病及其預防 柯佑民醫師 2014/05/06
  • 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周宏叡醫師 2022/11/07

Recent Comments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Archives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4 月

Categories

  • 公民論壇
  • 協會官方介紹
  • 家醫健康會員專區
  • 社區永續發展
  • 社區關懷據點服務
  • 第三家庭
  • 自我照護
  • 醫療及家庭醫師服務
  • 陽明報報

Copyright © 2025 一枝草 一點露.

Powered by PressBook Green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