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枝草 一點露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組織工作
        • 分會社區組織
        • 理監事
      •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章程
      • 隱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會員權利義務說明
      • 公民論壇
      • 捐助支持
    • 最新消息
  • 社區關懷據點網絡
    • 社區據點資訊查詢
    • 好康報你知
      • 共餐好食
      • 終身學習
      • 社團活動
      • 電話/視訊關懷
      • 家庭訪視
      • 修繕服務
      • 跑腿代工
      • 共助家庭
    • 據點專區
  • 社區醫療群網絡
    • 社區醫療群資訊
    • 家庭醫師服務
      • 保健知識庫
        • 陽明報報
      • 登錄家庭醫師
      • 週期性健康維護
      • 自然療癒
      • 用藥安全與減藥
      • 慢性病管理
        • 壓力情緒睡眠障礙
        • 胃食道疾病
        • 腸道慢性問題
        • 慢性呼吸問題
        • 肥胖代謝症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血脂
        • 痛風
        • 初期慢性腎病
        • 慢性肝病
        • 慢性關節問題
        • 過敏免疫問題
      • 企業員工健康維護
      • 醫院專科轉介
      • 家庭醫師專區
    • 營養評估
    • 居家護理師
    • 職能復健
    • 社區藥局
      • 慢性處方箋服務
      • 用藥諮詢
  • 會員專區
    • 入會申請
    • 我的終身歷
      • 我的健康筆記
        • 年度醫療支出預估
        • 身體量測記錄
        • 問卷記錄
        • 用藥記錄
        • 營養品補充記錄
        • 就醫記錄
        • 檢查及檢驗記錄
        • 手術記錄
      • 我的互助簿
      • 我的學經歷
      • 聊天知識庫
    • 我的健康福利站
  • 社區永續夥伴
    • 永續發展主題
      • 永續夥伴總召集人
      • 主題專家工作組
        • 分齡健康篩檢工作組
        • 飲食營養工作組
        • 體能活動運動工作組
        • 壓力情緒睡眠工作組
        • 公民參與工作組
        • 健康信息溝通工作組
        • 第三家庭工作組
        • 我的優勢卡工作組 (by ICF研究學會 廖華方)
    • 社區吹哨人
      • 社區觀察員
      • 社團志工
      • 課程志工
      • 專案活動志工
  • 社區服務申請
    • 社區健康工作
      • 社區工作週期
      • 社區導向基層照護之論人計酬
      • 社區健康_社會處方集
    • 啟動社區發展
      • 治理單位
      • 發起人
      • 行政區域
    • 專案服務
      • 專案活動一覽
      • 主題工作
      • 指標(indicators)與目標 (Targets)
      • 行動策略與方法
      • 健康達人
  • Toggle search form

兒童安全用藥常識 蕭雨青 醫師 2013/07/10

Posted on 19 4 月, 202426 12 月, 2024 By Jeff Yu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小朋友生病了,常會讓父母慌了手腳,在此說明一些兒童用藥方面的注意事項:

一、 兒童的生理狀況:
兒童因為體積小,體內含較高比例的水份,當發燒或腹瀉時,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水份與電解質的失衡,所以須注意適當的補充水分。另外小兒的體內器官也尚未發育成熟,代謝系統和成人有所不同,這些差異會影響藥品的吸收、分佈、代謝、排除,如此對藥品所導致的副作用也呈現不同的敏感度和嚴重性,因此兒童用藥不論在用藥選擇、劑型的選擇、劑量的決定上都需要醫師做特別考量。

二、藥物的劑量:
最精確的用藥劑量應是根據研發藥廠提供的資料,再按照小兒的年齡、體重、體表面積三種方法計算小兒用藥的劑量。小兒對藥物劑量反應較敏感,服藥劑量要求精確計算,不同的年齡、或是相同年齡不同的體重,藥量也不同,過少達不到治療效果、過多則徒增副作用,請務必遵守用法用量的規定,不要擅自改變藥量。另外請注意核對小兒給藥之正確劑量,因小兒的劑量可能會出現小數點劑量。

三、 藥物的給予:
1.口服製劑:醫師處方小兒用藥時,應盡量選擇兒童專用藥劑以增加小兒用藥之安全性。兒童藥劑包括液劑、糖漿、懸浮液、咀嚼錠、酏劑等,大部分這類的製劑會做成小朋友較能接受的口味,例如糖漿,是將有效成分和糖漿及矯味劑混合而成的。在懸液劑的部分,有些是需要家長於服藥前先加適量的冷開水溶成懸液劑才可服用,使用之前一定要搖勻,使得每西西的含藥量和醫師預期的相同;使用後也應注意是否須放置冰箱內冷藏,並且於有效期限內用完。餵藥時,嬰幼兒應儘量以滴管、餵藥器或藥杯分次給,漸漸成長後,可加以適時的安撫、鼓勵或溝通,不要強制灌藥,以免藥物嗆入呼吸道或日後抗拒吃藥。在錠劑、膠囊方面,四歲以下的兒童,應避免吞服整粒錠劑或膠囊,以免噎到;四歲以上的兒童一般可以吞服錠劑或膠囊。如果不是腸衣錠或緩釋劑型,可先壓碎錠劑再行餵食。如果小朋友吃藥之後一小時內吐出,原則上可再補充半量,若在二小時之後才吐,一般則可不必補充。

2.肛門栓劑:用栓劑時要讓小朋友側身彎曲躺好,將栓劑輕輕推入一指節深度,並捏住肛門2~3分鐘,以免栓劑被肛門擠出。此種給藥法可能會受排便的影響,若一直腹瀉,藥品還來不及吸收就被排出了,此時需考慮採用其他給藥方式。同時過於頻繁的使用栓劑可能導致局部的過度剌激,請小心謹慎的使用。

3.外用製劑:如皮膚科用藥。小朋友皮膚角質層薄,加上水分比例較多,對藥品通透性較好,許多外用藥有經皮膚吸收的危險,如全身大量塗抹類固醇,可能造成全身的副作用,紅藥水可能造成汞中毒,紫藥水可能造成蠶豆症的發作,需遵醫囑使用。使用眼睛滴劑時,切記不要接觸滴管,以免污染藥品,若只有一眼感染,最好兩眼都點藥水,應從未感染的眼睛先點,再點感染的另一眼。且為了增加眼藥水與眼睛接觸的時間,以提高藥效,在點眼藥水後最好能閉眼五分鐘,或是用手指壓迫眼內角近鼻端處,防止藥水進入鼻淚管排泄掉。而使用兩種以上眼藥水時,須隔5~10分鐘以上,以免第二種藥水會將先點的藥水沖洗掉。懸浮劑眼藥使用前要先搖均勻。先點眼藥水,後點眼藥膏。眼藥水點一到二滴即可,眼藥膏約擠出一公分長。耳用滴劑使用前要先將藥水瓶握於手中數分鐘使之溫暖(但不可直接加熱藥瓶,以免藥水過熱灼傷耳道),振搖藥瓶,讓孩子側躺,頭微向側傾、耳朵滴入處朝上。將藥物滴入耳朵,滴完後維持原狀1至2分鐘,以免藥物流出。和眼用藥水一樣,不和他人共用,要避免污染,一旦污染要立即丟棄!

四、藥物的儲存:
溫度、溼度及光線是影響藥品安定性的三個主要因素,要選擇適合的保存方式。藥品應選用小孩不易打開的安全容器來儲存。注意藥物勿與食物放在一起以免小孩誤食。一般的營養補充品如鐵劑、鈣片等健康食品也請存放於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因「營養品」同樣可以造成嚴重的中毒症狀,甚至致命!

五、其他注意事項:
大人服藥時不要被小孩子看到,以免小孩模仿。最安全、最好的沖服藥物飲料是白開水,一般不建議將藥物加入牛奶中或與牛奶一起喝,咖啡、茶葉、可樂都要避免。有些藥物不建議用於孩童,如四環素、磺胺藥、及部分抗生素等,大人不應隨意將自身服用藥物給兒童使用。另外,兒童腹瀉時可能使用具吸附作用之止瀉劑,如含Kaopectin或Dioctahedral成分之懸浮液或粉劑等,為避免其吸附作用影響其他藥物作用的發揮,須跟他種藥物或食物有一小時以上的間隔(之前或之後) 才可以服用。

陽明報報

文章導覽

Previous Post: 貝爾聯合診所貼心叮嚀 詹子慰 醫師 2013/07/10
Next Post: 該如何選擇洗面沐浴的洗劑 章蕙菁 醫師 2013/09/10

More Related Articles

如何預防老人跌倒 陳慧莊醫師 2011/03/04 陽明報報
施打疫苗,趕走流感! 鄭詩鋒醫師 2017/08/30 陽明報報
咁有凍頭?!補充睪固酮? 鄭詩鋒醫師 2015/12/25 陽明報報
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周宏叡醫師 2022/11/07 陽明報報
情緒教養,從家庭開始 李力成醫師 2012/09/11 陽明報報
扁桃腺結石 柯敏吉醫師 2014/03/04 陽明報報

Recent Posts

  • 睡眠障礙是糖尿病發病風險因素 柯佑民醫師 2021/09/07
  • 靜心冥想活當下
  • 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心肺復甦術 李德福醫師 2013/5/16
  • 何謂生活習慣病及其預防 柯佑民醫師 2014/05/06
  • 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周宏叡醫師 2022/11/07

Recent Comments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Archives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4 月

Categories

  • 公民論壇
  • 協會官方介紹
  • 家醫健康會員專區
  • 社區永續發展
  • 社區關懷據點服務
  • 第三家庭
  • 自我照護
  • 醫療及家庭醫師服務
  • 陽明報報

Copyright © 2025 一枝草 一點露.

Powered by PressBook Green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