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枝草 一點露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組織工作
        • 分會社區組織
        • 理監事
      •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章程
      • 隱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會員權利義務說明
      • 公民論壇
      • 捐助支持
    • 最新消息
  • 社區關懷據點網絡
    • 社區據點資訊查詢
    • 好康報你知
      • 共餐好食
      • 終身學習
      • 社團活動
      • 電話/視訊關懷
      • 家庭訪視
      • 修繕服務
      • 跑腿代工
      • 共助家庭
    • 據點專區
  • 社區醫療群網絡
    • 社區醫療群資訊
    • 家庭醫師服務
      • 保健知識庫
        • 陽明報報
      • 登錄家庭醫師
      • 週期性健康維護
      • 自然療癒
      • 用藥安全與減藥
      • 慢性病管理
        • 壓力情緒睡眠障礙
        • 胃食道疾病
        • 腸道慢性問題
        • 慢性呼吸問題
        • 肥胖代謝症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血脂
        • 痛風
        • 初期慢性腎病
        • 慢性肝病
        • 慢性關節問題
        • 過敏免疫問題
      • 企業員工健康維護
      • 醫院專科轉介
      • 家庭醫師專區
    • 營養評估
    • 居家護理師
    • 職能復健
    • 社區藥局
      • 慢性處方箋服務
      • 用藥諮詢
  • 會員專區
    • 入會申請
    • 我的終身歷
      • 我的健康筆記
        • 年度醫療支出預估
        • 身體量測記錄
        • 問卷記錄
        • 用藥記錄
        • 營養品補充記錄
        • 就醫記錄
        • 檢查及檢驗記錄
        • 手術記錄
      • 我的互助簿
      • 我的學經歷
      • 聊天知識庫
    • 我的健康福利站
  • 社區永續夥伴
    • 永續發展主題
      • 永續夥伴總召集人
      • 主題專家工作組
        • 分齡健康篩檢工作組
        • 飲食營養工作組
        • 體能活動運動工作組
        • 壓力情緒睡眠工作組
        • 公民參與工作組
        • 健康信息溝通工作組
        • 第三家庭工作組
        • 我的優勢卡工作組 (by ICF研究學會 廖華方)
    • 社區吹哨人
      • 社區觀察員
      • 社團志工
      • 課程志工
      • 專案活動志工
  • 社區服務申請
    • 社區健康工作
      • 社區工作週期
      • 社區導向基層照護之論人計酬
      • 社區健康_社會處方集
    • 啟動社區發展
      • 治理單位
      • 發起人
      • 行政區域
    • 專案服務
      • 專案活動一覽
      • 主題工作
      • 指標(indicators)與目標 (Targets)
      • 行動策略與方法
      • 健康達人
  • Toggle search form

糖化血色素在糖尿病的診斷、治療追蹤、預後的重要性 柯佑民醫師 2017/11/08

Posted on 7 5 月, 20245 1 月, 2025 By Jeff Yu

台灣衛福部2016年的統計糖尿病患者約195萬,佔人口比例的8.3%。在世界排名僅次於日本的8.5% 。我們身為第一線的基層醫療診所每天都可能碰到,甚至發現新的患者。我們知道血液中葡萄糖和血色素結合後就會形成糖化血色素HbA1c。2009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提出以HbA1c≧ 6.5% 作為糖尿病診斷的一個基準。在治療效果追蹤、預後上HbA1c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對那些有多飲、多食、多尿加上高血糖、高HbA1c任何臨床醫師都很容易診斷為糖尿病。但是當HbA1c和血糖兩種檢查出現不一致時,要如何判斷是否為糖尿病或葡萄糖耐性不良(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的前期糖尿病或因其他疾病造成健檢上HbA1c異常的問題也是我們以下所要討論的內容。

HbA1c對糖尿病患者的診斷、治療追蹤、預後預測的優點

1.有效偵測初期糖尿病患者:HbA1c和血糖是糖尿病的診斷、治療追蹤最重要的檢查。一般血糖是在8小時空腹後的早上採取測定。但是這個數據會隨前一天的飲食內容、多寡或最後進食時間、運動、藥物、心情、疾病等因素影響。診斷糖尿病一定要用含NaF的管子,不可用一般生化管子,否則會因抽血後不離心狀態,全血放太久會使血糖被代謝使血糖值變低。家中用血糖機也有10% 的誤差值。初期患者症狀並不明顯,雖然有血糖略高的情況,但經過長時間空腹,還是能恢復正常範圍,因此空腹抽血有時是難以檢測出問題。而HbA1c是1-2個月來的血糖平均值,不易受血糖值短時間的變化,所以不會遺漏初期的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患者。

2.反映長時間治療追蹤的血糖狀況:血糖因為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或服用藥物而下降時,血糖值可能很快地恢復正常,然而HbA1c大約在4-6個星期後,才會顯示出有意義的變化。藉HbA1c檢查可了解糖尿病藥物治療的效果及病人有否照醫囑服藥。我們常碰到病人要抽血的前晚故意少吃飯菜,好讓明天的數據好看,表示有乖乖吃藥而自我滿足。但此時HbA1c檢查馬上出現相對高值,表示平常可能都沒照醫囑控制血糖或是有服用藥物但飯後血糖還是控制不好。

3.有效評估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研究發現將HbA1c控制在7%以下可預防糖尿病合併症的發生,HbA1c愈高就代表罹患合併症的風險也愈高。HbA1c 只要減少 1%,中風可減少 12%,心臟合併症減少14%,視網膜病變減少37%,周邊動脈阻塞可減少 43%,糖尿病相關死亡可減少 21%,總死亡率可減少 14%。

HbA1c和血糖值的關係

在不受貧血等後述因素影響下血糖值和HbA1c有如下的關係。

血糖值:=(28.7xHbA1c-46.7)

HbA1c值 (%) 6 7 8 9 10 11 12
平均血糖值(mg/dL) 126 154 183 212 240 269 298

HbA1c是以1-2位數字表現,血糖值是以3位數字表現,病人可能對HbA1c較不了解,聽到血糖值幾百比較會覺得嚴重性。所以很多醫院會在HbA1c數值下會標注1-2個月的平均血糖值提醒患者對血糖控制的注意。

HbA1c的測定時機

一般紅血球平均壽命為90-120天,葡萄糖附在血色素上就不容易脫落,因此可以反映體內最近1-2個月血糖平均狀態。對拿慢性處方簽穩定的的病人3個月測定一次,但對於新診斷的糖尿病人及有增加藥物或調整藥量時,除了要多測血糖外,對病人的HbA1c一個月要測定一次較好。

HbA1c年齢、性別的正常値

由以下表知HbA1c在男女性別並無差異,會隨年齡而有較高值,超過6.0 %就是異常了。

年代別 20代 30代 40代 50代 60代 70代
性別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正常値(%) 5.3 5.2 5.4 5.4 5.4 5.5 5.8 5.7 6.0 5.9 5.9 5.8

HbA1c 在糖尿病診斷時的角色

糖尿病型異常值:

1.血糖值:空腹血糖≧126mg/ dL,OGTT 2小時≧200mg/dL, 任一時間≧200mg/dL中任一項

2. HbA1c≧6.5%

糖尿病的診斷基準:根據上述糖尿病型異常值,以下A.B.C.D 都可診斷為糖尿病

 A:血糖值中有2項異常

 B:1項血糖值異常在不同時間出現2次以上

 C:1項血糖值異常+ HbA1c≧6.5%          

 D:1項血糖值異常+糖尿病典型症狀(多飲、多食、多尿),糖尿病網膜症中任一項

正常型血糖值:空腹血糖<100mg/dL ,OGTT 2小時<140mg/dL。

境界型血糖值:指數值界在正常型與糖尿病型之間,也就是葡萄糖耐性不良(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的前期糖尿病。空腹血糖100-125mg/dL,OGTT 2小時140-199mg/dL,HbA1c6.0%–6.4%。日本糖尿病學會空腹血糖定在110mg/ dL 以下,但對處在100-109 mg/ dL正常高值的人,建議要做OGTT來早期發現前期糖尿病。

由表1 中我們可知血糖值有兩次糖尿病型異常值即使HbA1c非糖尿病型異常值也診斷為糖尿病,反之HbA1c兩次糖尿病型異常值,血糖無糖尿病型異常值也無法診斷為糖尿病。此時要檢討血糖測定有否偏低問題,是否有下述疾患因素影響HbA1c數值,特別是對空腹血糖正常而HbA1c又介於6.0-6.4%的病人要定期追蹤,因他們可能是葡萄糖耐性不良(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的前期糖尿病。

陽明報報

文章導覽

Previous Post: 微小血管狹心症(Microvascular Angina): 一個新疾病的認識 柯佑民醫師 2016/11/02
Next Post: 各種動物(包括寵物)咬傷的傷口特性及處理原則 柯敦仁醫師 2018/05/03

More Related Articles

下肢小腿常見挫傷 外科特殊處理原則 柯敦仁醫師 2021/11/15 陽明報報
空調不適應症 柯敏毓醫師 2016/06/16 陽明報報
淺談「微量白蛋白尿」 柯敏毓醫師 2011/07/11 陽明報報
最常見的寄生蟲感染 – 蟯蟲 蕭雨青醫師 2016/07/05 陽明報報
漫談腹脹 許明全醫師 2014/06/19 陽明報報
淺談足踝扭傷 侯存智醫師 2021/05/06 陽明報報

Recent Posts

  • 睡眠障礙是糖尿病發病風險因素 柯佑民醫師 2021/09/07
  • 靜心冥想活當下
  • 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心肺復甦術 李德福醫師 2013/5/16
  • 何謂生活習慣病及其預防 柯佑民醫師 2014/05/06
  • 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周宏叡醫師 2022/11/07

Recent Comments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Archives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4 月

Categories

  • 公民論壇
  • 協會官方介紹
  • 家醫健康會員專區
  • 社區永續發展
  • 社區關懷據點服務
  • 第三家庭
  • 自我照護
  • 醫療及家庭醫師服務
  • 陽明報報

Copyright © 2025 一枝草 一點露.

Powered by PressBook Green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