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枝草 一點露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組織工作
        • 分會社區組織
        • 理監事
      •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章程
      • 隱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會員權利義務說明
      • 公民論壇
      • 捐助支持
    • 最新消息
  • 社區關懷據點網絡
    • 社區據點資訊查詢
    • 好康報你知
      • 共餐好食
      • 終身學習
      • 社團活動
      • 電話/視訊關懷
      • 家庭訪視
      • 修繕服務
      • 跑腿代工
      • 共助家庭
    • 據點專區
  • 社區醫療群網絡
    • 社區醫療群資訊
    • 家庭醫師服務
      • 保健知識庫
        • 陽明報報
      • 登錄家庭醫師
      • 週期性健康維護
      • 自然療癒
      • 用藥安全與減藥
      • 慢性病管理
        • 壓力情緒睡眠障礙
        • 胃食道疾病
        • 腸道慢性問題
        • 慢性呼吸問題
        • 肥胖代謝症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血脂
        • 痛風
        • 初期慢性腎病
        • 慢性肝病
        • 慢性關節問題
        • 過敏免疫問題
      • 企業員工健康維護
      • 醫院專科轉介
      • 家庭醫師專區
    • 營養評估
    • 居家護理師
    • 職能復健
    • 社區藥局
      • 慢性處方箋服務
      • 用藥諮詢
  • 會員專區
    • 入會申請
    • 我的終身歷
      • 我的健康筆記
        • 年度醫療支出預估
        • 身體量測記錄
        • 問卷記錄
        • 用藥記錄
        • 營養品補充記錄
        • 就醫記錄
        • 檢查及檢驗記錄
        • 手術記錄
      • 我的互助簿
      • 我的學經歷
      • 聊天知識庫
    • 我的健康福利站
  • 社區永續夥伴
    • 永續發展主題
      • 永續夥伴總召集人
      • 主題專家工作組
        • 分齡健康篩檢工作組
        • 飲食營養工作組
        • 體能活動運動工作組
        • 壓力情緒睡眠工作組
        • 公民參與工作組
        • 健康信息溝通工作組
        • 第三家庭工作組
        • 我的優勢卡工作組 (by ICF研究學會 廖華方)
    • 社區吹哨人
      • 社區觀察員
      • 社團志工
      • 課程志工
      • 專案活動志工
  • 社區服務申請
    • 社區健康工作
      • 社區工作週期
      • 社區導向基層照護之論人計酬
      • 社區健康_社會處方集
    • 啟動社區發展
      • 治理單位
      • 發起人
      • 行政區域
    • 專案服務
      • 專案活動一覽
      • 主題工作
      • 指標(indicators)與目標 (Targets)
      • 行動策略與方法
      • 健康達人
  • Toggle search form

肛門瘻管與膿瘍 蕭鴻章醫師 2021/07/23

Posted on 1 5 月, 202426 12 月, 2024 By Jeff Yu

    陳先生一進來門診,走路一拐一拐,也不敢坐上診間椅子,直腸外科醫師的心裡其實就有診斷了,詢問他:「怎麼了?」陳先生回答:「醫師,我肛門腫痛,痛了一週…」請他躺在診療床上,接受檢查,果然是典型的肛門膿瘍。

告訴他:「你這是肛門腺體感染形成的膿包,我馬上幫你約門診手術,把膿瘍切開引流,過幾天就會好了!」

◎痛、腫、發燒

很多人都有肛門周圍突然腫一包硬塊的經驗,起初不以為意,但3、4天後發現腫塊未消,還越來越痛,坐立難安,一碰就痛,更嚴重的甚至發燒、虛弱,這多半是肛門膿瘍的症狀。

肛門裡面有相當多的腺體分泌黏液潤滑與保護肛門黏膜及周圍皮膚,9成的病患因為肛門腺體管道阻塞,造成細菌跑進肛門腺體感染孳生,而形成肛門膿瘍,任何人終其一生都可能得到此病。

◎肛門膿瘍一定會變肛門瘻管嗎?

有一半的肛門膿瘍病患,在切開引流後4到6週會形成肛門瘻管。相較於膿瘍是急性感染,肛門瘻管可說是慢性感染。手術是唯一能根治的治療方式,過程為用器械找到瘻管的內外開口,並把瘻管切開,清除管內的感染組織,再讓傷口約1個月時間慢慢癒合。

肛門膿瘍與肛門瘻管其實是同一疾病,不同在於發炎的急性期及慢性期,肛門膿瘍與瘻管形成的原因最主要為肛門腺體發炎。每個人約有7~8個肛門腺,肛門腺有一個內開口,這些內開口有時會因為某些原因阻塞,使得肛門腺內的細菌大量增生而引起發炎化膿形成肛門膿瘍,膿瘍會穿過部份或全部的肛門括約肌並且順著抵抗力較差的組織面向上、向下或向側方蔓延,若自然破裂或經外科引流則漸漸成為慢性期,是為所謂的肛門瘻管。

肛門瘻管發生在男性較多,男女比例由2:1到7:1不等,發生之年齡可由出生到老年皆有,最常見於30~50歲之中年人。

肛門瘻管發生早期是以膿瘍形成為主,患者多主訴肛門疼痛,肛門旁紅腫熱等發炎症狀。若形成瘻管,則多主訴膿性分泌物及肛門旁結節。膿瘍有時會出現發燒、白血球增多甚至敗血症等等現象,厲害的可能會造成皮膚及皮下組織、甚至括約肌的大量壞死,最可怕的有所謂的福爾埃尼氏壞疽,多發生在老年人,而且很多患者合併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這些患者多是因為肛門膿瘍沒有好好的治療,使得發炎擴散至會陰、陰囊、陰唇,甚至是腹部及下肢,造成這些部份的壞死,形成敗血症,死亡率相當高。

肛門膿瘍的治療:

  1. 抗生素:對於一般肛門膿瘍,很少須用到抗生素,除非病人合併有局部之蜂窩組織炎,Fournier’s  gangrene,壞死性肌膜炎或高燒有敗血症現象時才用。
  2. 切開引流:這是肛門膿瘍最需要立即做的手術,在局部或半身麻醉之下,將膿瘍切開成8~10mm直徑大小之圓洞,使膿得以充分流出,同時視膿瘍大小,有時須做多處切開,但須注意至少有一處是在近肛門口處,也必須靠近其可能之內口處,以免將來形成之瘻管距離過長不好處理,對於Fournier’s  gangrene或壞死性肌膜炎的病人,切開引流要做得更多,更徹底,同時每天還要密切評估,如果侵犯的範圍擴大,則切開引流範圍也要隨之擴大,否則因併發造成敗血症導致死亡之比率很高。

肛門瘻管的治療

  1. 瘻管切開術:是將瘻管由外口沿管道向內口切開或剪開,瘻管之管壁不切除,傷口保持開放不縫合,其癒合是靠肉芽逐漸長滿長平,這種方法簡單且傷害性小,是最常使用之方法。
  2. 瘻管切除術:是將整條瘻管完全切除,即其後壁亦一併拿掉,可用於較淺之瘻管,如果瘻管較深,使用此法會損害過多之括約肌,有造成大便失禁或傷到尿道之危險。

肛門瘻管與膿瘍如果被正確的治療,通常是不復發。瘻管手術後,部份的患者會有再發的現象,可能原因為:

  1. 其他的肛門腺發炎。
  2. 特殊的細菌如結核菌、放腺菌引起的發炎,所以切除的組織應送病理檢查,若有特殊細菌,須配合對抗的藥物治療。
  3. 手術時沒有找到肛門腺的內開口
  4. 手術後沒有好好得追蹤,深部組織未癒合前表皮就癒合了,以致再造成瘻管。
  5. 有惡性腫瘤存在。長期的瘻管可能形成癌,這也是瘻管應該早期治療的原因之一。雖然這些原因可能造成瘻管再發,不過機會不會超過百分之五。

另外手術後肛門失禁的機會亦很小。

總之,有肛門紅、腫、熱、痛、肛門結節及膿性分泌物等症狀時,應該早期找一個可靠的專科醫師診療,一旦確定是肛門膿瘍或瘻管,唯有早期治療才是聰明的選擇。

陽明報報

文章導覽

Previous Post: 認識瘀傷 朱吉安醫師 2021/07/23
Next Post: 猝死淺說 李力成醫師 2021/09/22

More Related Articles

褪黑激素可以治療失眠嗎? 余儀呈醫師 2018/11/13 陽明報報
下肢小腿常見挫傷 外科特殊處理原則 柯敦仁醫師 2021/11/15 陽明報報
皮膚擦傷的處理 章蕙菁 醫師 2020/10/28 陽明報報
兒童誤食的評估及處置 陳獻明醫師 2015/12/25 陽明報報
淺說情緒管理和教養 李力成醫師 2018/01/02 陽明報報
認識妥瑞症 蕭雨青醫師 2017/09/08 陽明報報

Recent Posts

  • 睡眠障礙是糖尿病發病風險因素 柯佑民醫師 2021/09/07
  • 靜心冥想活當下
  • 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心肺復甦術 李德福醫師 2013/5/16
  • 何謂生活習慣病及其預防 柯佑民醫師 2014/05/06
  • 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周宏叡醫師 2022/11/07

Recent Comments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Archives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4 月

Categories

  • 公民論壇
  • 協會官方介紹
  • 家醫健康會員專區
  • 社區永續發展
  • 社區關懷據點服務
  • 第三家庭
  • 自我照護
  • 醫療及家庭醫師服務
  • 陽明報報

Copyright © 2025 一枝草 一點露.

Powered by PressBook Green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