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個非常普遍的代謝性疾病,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它的發生有越來越多且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這個對大多數的人都不太算陌生的疾病,在這幾年有了新發現及新的治療觀念。
當尿酸鈉微細結晶沉積在關節中,引致急性炎症,這叫痛風,就像風似突然其來,痛風是臨床病名,而高尿酸血壓是指生化方面的改變。痛風計有原發性和續發性,原發性可能由於代謝障礙,尿酸合成增加,引致高尿酸血症。續發性由於後天疾病,如白血病、腎衰竭,以致尿酸排泄不佳,而致高尿酸血症。
痛風的診斷
一般會分成四期,分別是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再來是偶發性的單關節炎發作,第三期就會有短時間內反覆(間歇性)的關節炎發作,最後有些人會形成所謂的”痛風石”而形成慢性關節炎。痛風的早期診斷是很重要的,因為它發展到後來會和其他許多關節炎非常相像,而造 成臨床 醫師及病人極大的困擾,而且急性期的發作在臨床上和敗血症關節炎更是難以區分,不幸的是後者可能會致命。診斷的標準是希望可以在發炎的關節液中利用偏光顯微鏡看到痛風的結晶或是在表皮關節處看到痛風石。
痛風的診斷基準,在集合一切症狀,以決定痛風的診斷項目,然後把檢查結果進行分類,才能正確診斷,正確治療。根據美國風濕協會在一九七七年所發表的診斷基準,建議原發性痛風之急性關節炎之初步分類準則為下:
一、尿酸鹽結晶存在於關節液中。
二、痛風結節:藉助化學方法,或偏光顯微鏡檢查,證實 一痛風石含有尿酸鹽結晶。
三、在下列十二個項目中,有六個項目出現:
1.在一天以內,發炎症狀達致最高點。
2.反覆急性發作。
3.單發性關節炎。
4.關節被觀察到有發紅現象。
5.第一中蹠趾關節的疼痛或腫脹。
6.單側第一蹠趾關節發作。
7.單側跗骨腳根間關節發作。
8.疑似痛風結節。
9.高尿酸血症。
10.X光顯示一個關節的非對稱性腫脹。
11.X光顯示沒有潰爛性的骨皮質下囊腫或膿包。
12.關節炎發作時,關節液培養無任何微生物。
患者檢查合乎1或2,或3中六項,只要有一個以上的準則,才算痛風。
痛風的治療
成功的痛風治療需要醫師和病人一起,甚至還要加上家人朋友的合作,並非偶而看看醫生就可以完治。一般我們將治療分為急性發作期和慢性緩和期,除了藥物使用不同外,平日保養和注意事項也有異同,分述如下:
一、急性發作期(約發病的前七天):
1.藥物:以秋水仙鹼、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為主的治療。因個人情況不同,醫師會有不同的選擇,以最小發生副作用的可能達到最快速疼痛緩解,恢復病人正常的生活。
2.自我照護:必須讓發病的關節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不是去運動,可以行冰敷降低發炎程序,並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避免熬夜和心理、生理壓力;飲食上不必禁食,卻也要忌諱高熱量及高普林的食物,並儘可能不要服用易引發痛風的藥物。
二、 慢性緩和期(約發病七天後):
1.藥物:除了低劑量的秋水仙鹼外,因不同體質不同的降尿酸藥物,由專業的醫師為您量身訂做,並配合追蹤,調整劑量,務使血中尿酸值降到 6mg/dl以下,才能有效預防再發。
2.自我照護:若關節已無疼痛或不適的感覺,可以開始做緩和的運動,唯運動中水分的補充很重要;另外,若尿酸值已穩定在 6 mg/dl以下,適量均衡的飲食即可,對於吃的方面就不必再有太多的禁忌,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及適度的舒壓,即可遠離痛風的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