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激躁症(腸躁症),又稱過敏性腸道症候群,這疾病還有許多其他名字,諸如大腸急躁症、刺激性腸症候群、急躁性腸症候群、神經炎大腸炎、痙攣性大腸炎、黏漿性大腸炎等,是很常見的腸道功能障礙,主要因大腸的蠕動或分泌異常引起的疾病的總稱。
本疾病較常見於女性,好發在青春期到中年(20~40歲),此種腸道疾病之病因至今未有定論,推測可能跟「腦–腸神經迴路」有關,亦即中樞神經影響到大腸。大腸腸道的外層組織是由平滑肌肉層形成,其內有許多自律神經分佈,藉由適當的收縮與放鬆,來控制大腸的蠕動功能。
當人們因精神上不安或是過度緊張等壓力時,焦慮、工作忙碌、重大考試前、暴飲暴食、不規則的作息、過勞或長時間受寒時,都容易導致此症的發生。由於腸道功能異常所表現出來的症候群,其症狀可包含腹痛、排便習慣改變、脹氣、腹脹、解便不完全的感覺、及糞便中可能出現黏液。
可以因表現症狀的不同而有以下幾種分類
(一)不安定型:腹痛,腹脹或腹部不適,腹瀉與便祕以數日間隔持續交互發生。便秘時大便e而呈小球狀,並有黏液存在,週而復始,不斷的交替。
(二)慢性下痢型:當有壓力或焦慮時而導致腹瀉,也稱作神經性下痢,下痢特別好發於早晨及早餐前後,其他餐後也較易促成排便。其他症狀還包括腹脹,尤其飯後,以及感覺腸子在蠕動,有時還可聽見腹鳴。噁心、厭食因而導致疲倦、虛弱感。但嘔吐不常見,夜間也較少發生。
(三)分泌型:在劇烈腹痛後,可在排出糞便中看到黏液。
〔診斷〕臨床醫師曾為此疾病定出Manning Criteria:
- 解便後腹痛減輕
- 開始腹痛時,大便變軟
- 開始腹痛時,解便次數較頻繁
- 腹脹
- 解出黏液
- 感覺大便解不乾淨
1999年胃腸專家更制定出Rome II Criteria:
在過去12個月中,至少有12週(不需連續)發生腹痛或不適,且至少包含以下兩項:
1. 解便頻率改變:異常之排便頻率(一天多於三次,或一週少於三次)
2. 糞便型態改變:異常之糞便型態(硬塊或稀軟便、水便)
3. 異常之排便型態:用力、急迫或感到大便解不乾淨。脹氣或感到腹脹,腹部不適可於解便後獲得緩解,糞便中有時可發現黏液。
診斷主要依靠病例為主,但也一定要先排除有機疾病的可能性,尤其是40歲以後才發作者,更須小心。以下就是器質性疾病之警訊:
1. 血便,或肛門排血
2. 體重減輕
3. 持續腹瀉
4. 最近才出現且持續未緩解之腹脹
5. 貧血
6. 發燒
有以上症狀者均須安排適當的檢查。
〔治療〕
若焦慮為主要特徵,則可適當給予藥物治療。便秘及疼痛時,應囑咐病人多吃含纖維食物及多喝水,必要時可給予少許藥物減輕症狀。無痛性下痢的病人宜多注意食物,例如乳製品、植物及動物性脂肪可能會誘發或加劇腸躁症。有人喝牛奶會脹氣腹瀉,有人吃豆類亦容易脹氣。
適當的治療足以使病人症狀減輕,無可置疑,神經的過度緊張及焦慮,能誘發或加劇本病症,病人有時甚至會懷疑是否得了癌症。醫師以關懷的態度告知此病之前因後果,通常可以使症狀改善,當檢查結果確定為陰性時,亦可用來向病人保證,使病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