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統計,2014年各大醫院施行的減重手術,已達到2913例之多。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願意接受減重手術?手術的適應症是什麼?風險高嗎?效果如何?術後要注意什麼?以下分別探討之。
BMI(身體質量指數),即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所算出來的數值,超過27是肥胖,超過35則為重度肥胖(如:170公分的人超過101.2公斤,或160公分的人超過80.9公斤)。雖然我們都知道少吃多運動是減重的不二法門,但是針對重度肥胖的病人,除了因為肥胖帶來的疾病足以危害健康,以及減重不當的過程帶來對身體的傷害,使得目前肥胖手術已被認為是正確,而且唯一可以長久有效的減重方式。健保亦給付病態性肥胖施行減重手術,所謂病態性肥胖,即是BMI≥40,或BMI≥35且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呼及中止症等併發症的病人。
手術的方式為何呢?目前較常見的有胃束帶,胃繞道,胃袖狀切除,胃內水球等。除了胃內水球每六個月要取出一次,是屬於暫時限制飲食的方法,其他均是永久性的控制飲食。在這些方法中,目前以胃袖狀切除為施行最多的手術方法。在台灣,超過60%以上的減重手術是選擇此方法。通常是在腹部開數個小傷口施行腹腔鏡手術,手術時間2小時左右,約住院3-4天即可。術後需分階段控制飲食,從清流質,流質,半流質,軟質,進展到固體食物約需1個月。之後需終身奉行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及以及補充綜合維他命,其他像是運動、健身都無限制。
接受減重手術的病患減重效果如何呢?胃內水球放入六個月後取出,平均可減去原體重的10%~15%,但取出後飲食不控制會復胖。其他三種手術兩年後平均可減去超重體重的50%~80%不等,手術致死率亦可降至0.5%以下,可謂是安全又有效的手術。但是手術並非完全沒有缺點,像吃多了會嘔吐,胃酸逆流,需補充維他命等,都是要接受手術前必須要了解的。
雖然減重手術是似乎是一勞永逸的減重方法,但是如果以為手術後可以大吃大喝而不復胖那就想得太美了。手術只是幫助你經由飲食控制而達到減重目的的一種手段,如果雖不能大口吃,於是小口吃不停又不動,手術的效果亦會不如預期來得好,那麼就失去了以減重手術來促進健康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