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枝草 一點露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組織工作
        • 分會社區組織
        • 理監事
      •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章程
      • 隱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會員權利義務說明
      • 公民論壇
      • 捐助支持
    • 最新消息
  • 社區關懷據點網絡
    • 社區據點資訊查詢
    • 好康報你知
      • 共餐好食
      • 終身學習
      • 社團活動
      • 電話/視訊關懷
      • 家庭訪視
      • 修繕服務
      • 跑腿代工
      • 共助家庭
    • 據點專區
  • 社區醫療群網絡
    • 社區醫療群資訊
    • 家庭醫師服務
      • 保健知識庫
        • 陽明報報
      • 登錄家庭醫師
      • 週期性健康維護
      • 自然療癒
      • 用藥安全與減藥
      • 慢性病管理
        • 壓力情緒睡眠障礙
        • 胃食道疾病
        • 腸道慢性問題
        • 慢性呼吸問題
        • 肥胖代謝症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血脂
        • 痛風
        • 初期慢性腎病
        • 慢性肝病
        • 慢性關節問題
        • 過敏免疫問題
      • 企業員工健康維護
      • 醫院專科轉介
      • 家庭醫師專區
    • 營養評估
    • 居家護理師
    • 職能復健
    • 社區藥局
      • 慢性處方箋服務
      • 用藥諮詢
  • 會員專區
    • 入會申請
    • 我的終身歷
      • 我的健康筆記
        • 年度醫療支出預估
        • 身體量測記錄
        • 問卷記錄
        • 用藥記錄
        • 營養品補充記錄
        • 就醫記錄
        • 檢查及檢驗記錄
        • 手術記錄
      • 我的互助簿
      • 我的學經歷
      • 聊天知識庫
    • 我的健康福利站
  • 社區永續夥伴
    • 永續發展主題
      • 永續夥伴總召集人
      • 主題專家工作組
        • 分齡健康篩檢工作組
        • 飲食營養工作組
        • 體能活動運動工作組
        • 壓力情緒睡眠工作組
        • 公民參與工作組
        • 健康信息溝通工作組
        • 第三家庭工作組
        • 我的優勢卡工作組 (by ICF研究學會 廖華方)
    • 社區吹哨人
      • 社區觀察員
      • 社團志工
      • 課程志工
      • 專案活動志工
  • 社區服務申請
    • 社區健康工作
      • 社區工作週期
      • 社區導向基層照護之論人計酬
      • 社區健康_社會處方集
    • 啟動社區發展
      • 治理單位
      • 發起人
      • 行政區域
    • 專案服務
      • 專案活動一覽
      • 主題工作
      • 指標(indicators)與目標 (Targets)
      • 行動策略與方法
      • 健康達人
  • Toggle search form

打敗過敏不是夢 詹子慰醫師 2015/04/24

Posted on 22 4 月, 202426 12 月, 2024 By Jeff Yu

    近日來春暖花開,診所的過敏性疾病熱鬧非凡,在貝爾診所裡會將這群嬌客統稱為3A級病人: (1)Allergic Rhinitis過敏性鼻炎、(2)Asthma過敏性氣喘、(3)Atopic Dermatitis異位性皮膚炎。病人的年齡層從0~90歲的患者皆有,每個人的發病原因與季節變化、飲食不當、呼吸道感染、作息失調、情緒壓力誘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而發病。我國的過敏人口近年來不斷的攀升,粗略的統計約50% 的人口有過敏性鼻炎,而這50%中又有約19% 的過敏性氣喘的表現,其實在北部台灣的盛行率又高於中南部許多,怪不得坐在台北捷運的車上,經常性的看到有很多人在擤鼻涕。

    身為一個小兒專科醫師,往往是發現3A病人最早的醫療工作者,從小朋友滿月的身體健康檢查開始,從皮膚的檢查發現,脂漏性皮膚炎與嬰兒溼疹的嚴重度往往可以預期孩子是否會發展成異位性皮膚炎,正確的解釋為6個月前稱之為脂漏性皮膚炎,6個月後皮膚浸潤與搔癢持續存在,則懷疑是異位性皮膚炎,此時正確的處置是鼓勵媽媽餵母奶,若母奶不足則配合全水解嬰兒配方,給予正確的清潔洗澡的觀念,加強保濕乳霜的密切使用,都能減少病童的不適、增加生活的品質。由於近期免疫學的進步,讓我們對”障壁層”Barrier Organ所產生的免疫反應造成身體過敏的現像多有了解,進而發展出不同以往的治療觀念。所以幼年時期飲食的選擇與洗澡用品的使用,變成治療與防止過敏發生的重要步驟。

    由回溯性的研究發現,這群異位性皮膚炎的幼兒在近2歲時,大多會發展成過敏性的呼吸道,產生過敏性鼻炎甚至發展成氣喘,但皮膚的表徵反而漸漸好轉,皮膚癢癢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鼻塞、噴嚏、眼睛癢、夜咳與經常性的呼吸道感染,常常讓家長心灰意冷。

    我經常與我的小病人開玩笑說:「你不必去動物園看熊貓了,你只要照鏡子就可以了!」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最常發現的症狀包括黑眼圈、經常性的鼻子倒吸聲,搓鼻子這個動作又稱鼻子式的敬禮,晚上因經常性的鼻塞,孩子都是屁股翹高高的頭低趴睡姿,早上起床時往往都有一點傻傻的,甚至合併我們所謂的「起床氣」。過敏性鼻炎其實最好發在2~5歲之間,往往會合併夜咳,因為鼻水倒流,外加這個年齡層的孩子不喜歡擤鼻涕,或擤鼻涕的技巧太差,往往就會機會性的感染引起急性鼻炎甚至鼻竇炎。

    近年來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法與藥物,越來越容易”控制”過敏性鼻炎,甚至發現很多的氣喘兒童,若將過敏性鼻炎控制好,可以減少氣喘的發生,大家會追問我為什麼用”控制”過敏性鼻炎,而不是用”治癒”過敏性鼻炎?因為任何宣傳可”治癒”過敏性鼻炎的都是說大話的江湖郎中。雖無法治癒、但是往往6~8歲以後,有認真控制的小朋友會因身體的成長,免疫能力的成熟在適當的環境下,症狀確實可以緩解,甚至只有在感冒的時候再發作一下下。

     過敏性鼻炎孩子們生活品質的提昇,往往取決於照顧者的態度,若家長的態度是積極與細膩的,孩子們因良好的環境控制,偶而積極配合簡單的藥物便能減少吃感冒藥與生病的煩惱。雖然現代常將過敏性氣喘歸納為文明病,但是早在黃帝內經就對氣喘疾病有所論述(約西元前2700年),漢代時期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也有提到氣喘患者為”喘家”(西元206年)。在古中國對氣喘疾病稱之為哮喘,病因歸納為 (1)外邪侵襲 (2)飲食不當 (3)因驚發喘 (4)體虛致病。這彰顯出古人的智慧,在沒有精密儀器、微生物、化學、免疫等現代技能的輔助下,亦研究出治療與推論氣喘的成因,實在令人嘆為觀止。熊熊醫師我只是想讓大家了解,過敏性氣喘不是新病,而是有人類歷史以來就存在,只是現今的世界透過科技,已將氣喘的機轉與成因破解,所以可以用簡單、科學、低副作用的藥物成功的”控制”過敏性氣喘。在熊熊醫師治療3A級疾病時,最常遭遇的挫折是病人家長放棄具實証醫學的正規治療與控制模式,而改用偏方或者是用中醫調養的方式,我是心痛家長花費大把的鈔票走冤枉路,小朋友沒得到該有的治療,反而吃進更苦而不知內容的藥材,就如以往小Baby吃八寶粉可以減少腸絞痛,其真正的原因是含鉛的八寶粉可以鈍化孩童的感覺神經,所以肚子就不會痛了。我們很幸福的生活在寶島台灣,享受著便利又隨手可得的健保保障,常常因為太便宜反而懷疑其療效不彰而中斷,真是太可惜了! 而且切記,中藥材也是藥不是食物,國人常將中藥當食補是不正確的。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現今的過敏疾病的治療,其實很簡單,藥物的使用是用來配合生活的改變,現今的治療就如爬山一般,一步一腳印的治療法則,將過敏性疾病分類為輕、中、重度,再分成間斷發生或者持續發生,由醫生決定從不同層級的藥物開始治療與控制,當然需要病人與照護者的密切配合。在控制與治療過敏性疾病,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進入到穩定期,當穩定的3A過敏性症狀受到控制,藥物就可以逐漸的減少甚至停止,經由醫生與家長的討論之後,就可以下車了,但是要提醒家長”下車不代表不可以再上車!”,所以治療3A級的過敏性病症,是很科學的、人性化的、可商議的、可調整的階梯式治療控制模式。

    生活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的,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健康的飲食習慣、規律的生活不熬夜、持之以恆的運動,穿對衣服減少暴露在汙染的空氣中,使用空氣清淨機,減少塵螨大作戰,使用除濕機維持濕度在40%~60%之間,使用正確的清潔用品洗澡、保濕等,都是在使用控制藥物後,病人的家庭就必須全心投入。

    讓我們用正面的能量(Positive thinking),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慣,用正確的方式面對3A級過敏性疾病,遠離身體癢癢的生活,不再擁有可愛的熊貓眼,讓我們的小寶貝舒暢無咳的睡到天明。

陽明報報

文章導覽

Previous Post: 動物咬傷 林博通 醫師 2015/02/24
Next Post: 高 尿 酸 血 症 與 痛 風 楊明達醫師 2015/04/30

More Related Articles

施打疫苗,趕走流感! 鄭詩鋒醫師 2017/08/30 陽明報報
火燒心-淺談胃食道逆流 桂其安醫師 2017/05/04 陽明報報
腸病毒感染 蕭雨青醫師 2015/06/30 陽明報報
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問題 林博通醫師 2018/12/21 陽明報報
淺談胰臟癌 鄭偉卿醫師 2012/03/13 陽明報報
民眾愛吃藥 陳珀勳醫師 2010/01/05 陽明報報

Recent Posts

  • 睡眠障礙是糖尿病發病風險因素 柯佑民醫師 2021/09/07
  • 靜心冥想活當下
  • 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心肺復甦術 李德福醫師 2013/5/16
  • 何謂生活習慣病及其預防 柯佑民醫師 2014/05/06
  • 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周宏叡醫師 2022/11/07

Recent Comments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Archives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4 月

Categories

  • 公民論壇
  • 協會官方介紹
  • 家醫健康會員專區
  • 社區永續發展
  • 社區關懷據點服務
  • 第三家庭
  • 自我照護
  • 醫療及家庭醫師服務
  • 陽明報報

Copyright © 2025 一枝草 一點露.

Powered by PressBook Green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