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生衣」-洗足;「溫泉水滑洗凝脂」-洗澡;
「客心洗流水」-洗心;「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洗山河大地;古人今人皆愛洗,洗面沐浴身心皆舒暢。
那麼用什麼洗,只用清水洗?用肥皂洗?用洗面乳洗?原則上油而健康沒有皮膚炎的皮膚可選肥皂,不油略乾的皮膚選洗面乳、沐浴乳,四肢乾燥的皮膚只用水洗,脆弱易皮膚炎的皮膚,選敏感脆弱皮膚適用的溫和洗面乳沐浴乳,而皮膚炎正發作時洗清水就好。
要選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就先了解一下清潔劑,清潔劑以化學分類分成兩大類,一大類是肥皂(soap),一大類是合成清潔劑(syndet)。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它一端親油性抓住油,一端親水性抓住水,水一沖親水的一端跟著水被沖走,如此油也被帶走。
Soap(肥皂)的歷史有千年之久,而syndet(合成清潔劑、化學合成界面活性劑)的發明大約在1940年,直到1957年才進入美國市場,肥皂(soap)是固體的,而syndet可以是液體,也能做成固體就叫作bar, bar是塊狀固體狀的。以下把洗劑分成四類:
- 肥皂(soap): 肥皂的歷史起源得很早,早在西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就用山羊脂肪加富含碳酸鉀的火山灰加水做成固體肥皂。而原始的肥皂工業起源於西元8世紀左右義大利北部的一個港都-薩佛納。並曾在法國馬賽(Marseilles)盛極一時。馬賽的肥皂是用地中海沿岸所產之橄欖油及烘焙海藻所得之鹼加以製成。在美國普遍上市賣的肥皂,始於1878年,那時無意中發現空氣混入皂液可做出能浮在水面的皂(floating soap),這樣的產品-會游泳的soap至今仍有在販售,那就是Ivory soap。
至於肥皂的製造就是油脂加鹼做出肥皂(脂肪酸金屬鹽),這樣的過程叫皂化(saponification),其化學反應如下:
式子中常使用的油脂有:椰子油(Cocoanut oil)、棕櫚油(palm oil)、蓖麻油(castor oil)、牛油(beef tallow)、豬油(lard)、橄欖油(olive oil),以烷基鏈(R1,R2,R3)長12~18個碳數為主。油脂亦可用脂肪酸代替。
Soap做出來的PH值大約9至10,所以soap都是鹼性的,然而正常的皮膚是弱酸性,PH約4.5-6.5,洗了鹼性的soap皮膚的PH值上升會覺得乾,別擔心,正常健康的皮膚很快就會自行回到弱酸性。至此可知,油性沒皮膚炎的皮膚適合用肥皂清洗,油可以洗得很乾淨。
至於超肥皂(Superfatted soap):就是加1~5%高級脂肪醇或羊毛脂等,即所謂的超脂肥皂,又叫乳霜皂。這種超脂肥皂適合皮膚不太油的人。
Soap是脂肪或脂肪酸加鹼一起反應製造出來的,可能用的皂化配方,列表如下:
脂肪酸 (Fatty acid) | 十四酸/肉荳蔻酸(Myristic acid) 。十二酸/月桂酸(Lauric acid) 。 十六酸/棕櫚酸(Palmitic acid) 。十八酸/硬脂酸(Stearic acid) 。 |
鹼劑 | 氫氧化鈉(Sodium hydroxide) 。氫氧化鉀(Potassium hydroxide) 。 三乙醇胺(Triethanol amine) 。AMP(2-Amino-2-methyl propanol) 。 |
- 第二大類清潔劑談syndet:
Syndet這個字是從synthetic detergent來的,syndet可以是酸性。Soap(肥皂)都是鹼性的,而皮膚是弱酸性,所以當syndet在幾十年前剛發明時,大家都很高興,以為一定比肥皂溫和,後來發現不一定,品質好的soap對正常皮膚剌激不太大,而品質差的syndet卻對皮膚剌激性不小。這還是要看廠商有沒有認真在做產品。Syndet可以是液體的就叫洗面乳、沐浴乳、潔膚凝膠等等;可以是固體的叫bar。說不含皂鹼soap-free者就是syndet。Bar沒有統一翻譯,有的廠商把bar仍翻譯成皂,但實際上它是syndet bar 而不是soap,記得吧soap是鹼性的,bar卻可以是弱酸性,例如xxx燕麥非皂性潔膚皂,是bar而不是soap,syndet的製造不是皂化,舉一個例子如下:醇加酸:
H2SO4 中和
R-CH2OH→R-CH2-O-SO3H→R-CH2-O-SO3Na
Sodium Lauryl Sulphate CH3(CH2)10CH2OSO3Na
月桂醇磺酸鈉
Syndet 是屬於界面活性劑(surfactant)這個總類,界面活性劑的定義是分子一端能抓住油,一端能抓住水。有些書把syndet翻譯成合成清潔劑,有的翻譯成界面活性劑,大多廠商把固態的syndet叫作bar。以下列出一些syndet:
(以下打*多的是比較溫和的)
(1)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SLS):此為去脂力強的界面活性劑,是常用的清潔成分。清潔力及刺激性與soap差不多。 |
(2)聚氧乙烯烷基硫酸鈉(Sodium laureth sulfate,Sodium lauryl ether sulfate, Sodium laureth-2 sulfate, Sodium trideceth sulfate,SLES):亦屬於去脂力佳的界面活性劑。是常用的清潔成分。清潔力及刺激性與soap差不多。 |
(3)醯基磺酸鈉***(Sodium cocoyl isethionate):具有優良的洗淨力,且對皮膚的剌激性低。皮膚不會過於乾澀。 |
(4)磺基琥珀酸脂類**(Disodium laureth sulfosuccinate, Disodium lauramido MEA-sulfosuccinate):屬於中度去脂力的界面活性劑。去脂力雖不強,但具有極佳的起泡力。 |
(5)烷基磷酸酯類(Mono alkyl phosphate,MAP):屬於溫和,中度去脂力的界面活性劑。 |
(6)醯基肌氨酸鈉****(Sodium cocoyl sarcosinate,Sodium lauryl sarcosinate):中度去脂力、低剌激性、起泡力佳、化學性質溫和。 |
(7)烷基聚葡萄糖苷***(Alkyl polyglucoside,APGs):此界面活性劑乃是以天然植物為原科製造得到,有些洗碗精使用APGs。 |
(8)兩性型界面活性劑**(Lauryl betaine,Cocoamidopropylbetaine,Lauramidopropyl betaine):一般來說,這一類清潔成分的剌激性均低,且起泡性又好,去脂力方面屬於中等。所以,較適宜乾性肌膚或嬰兒清潔製品配方。 |
(9)胺基酸系界面活性劑*****(Acylglutamates,Sodium N-lauryl-l-glutamate,Sodium N-cocoyl-1-glutamate,N-cocoyl glutamic acid, TEA N-cocoyl glutamate,Potassium N-cocoyl glutamate):胺基酸系的界面活性劑,乃採天然成分為原料製造而得。成分本身可調為弱酸性,所以對皮膚的刺激性小,親膚性好。是目前高級洗面乳清潔成分的主流。 |
除了上述界面活性劑之外,還有部分溫和低刺激性、中度去脂力也經常被應用,列出如下:
**lmidazoline。**Acyl amphoglycinate。 **Alkyl aminopropionic acids(Sodium lauriminodipropionate,Sodium-β-iminodipropionate) 。**Alkyl amphoacetate acids(Sodium cocoamphoacetate, Disodium cocoamphodiacetate。
- 第三類洗劑合了soap與syndet,固體狀的就叫combination bar或combo bar 或combi bar。
- 第四類:加藥的清潔劑:
- 洗劑加水楊酸(salicylic acid):用於去角質治療青春痘。
- 洗劑加sulfur(硫磺): 用於去角質,治療青春痘。然而皮膚乾燥缺水或有皮膚炎的人,縱使長痘痘也不適合1、2類的產品。
- 洗劑加triclosan或chlorhexidine等抑菌劑來抑菌。筆者個人不喜歡此類清潔劑,因為皮膚本來就該有些細菌住在那兒,和平共處比趕盡殺絕來的好。
結論:皮膚油的人選soap,皮膚乾又敏感的人選其上註明乾燥脆弱敏感皮膚適用的syndet,液狀或固體塊狀的都可以,青春痘擦藥後皮膚較缺水則選溫和的syndet或溫和的soap,至於正在濕疹皮膚炎的皮膚只洗清水就好,
印象派音樂家德布西,大概也喜歡水吧!他的作品-交響詩「海」充分流露水的力量與優美,聽一段水的音樂,想像大海川河之美,洗臉沐浴很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