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緒反應是天生的,掌控情緒的能力是後天養成的,從小培養情緒力,才是孩子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有什麼難的,但是要能適時適所,以適當方式對適當對象,恰如其份的生氣,可就難上加難。
一個人唯有經過後天長期教養和教育,才能做到適時和適所,以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盡管情緒教育確實有用,但是家庭乃是發展情緒力最佳場所。父母永遠是最重要的情緒教練。但如果忽視情緒力之培育,無論是個人,家庭或社會,都要付出相當高的代價和成本。
所以父母親,情緒教練期望孩子在18歲,告別青春,離家獨立之際,已經具備成熟之情緒力,讓我放心,此後只要給予持續祝福,讓孩子有基地回來充電就好。什麼樣的方式能夠教養出成熟的孩子呢?這個課題,經過研究,發現在合理的範圍內,不管是管得緊還是管得鬆散些,只要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親的愛。最後都會有不錯的結果。特別是透過肢體之接觸和語言之肯定,讓孩子感受到是被愛的,對於長大以後之成就或人際關係都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為人父母,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這個高壓力,高焦慮的時代,不完美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多大傷害,只要符合以下所述,6大原則,就是夠好的父母:
1是對自己的坦承
2是恰當地表達憤怒情緒
3.充分的表達愛意
4.獨立自主
5.重視溝通
6.承認人之不完美等原則。
接納孩子獨特之感受和行為模式;但須溫和地堅定該有的規範,是管教孩子的基本原則。不少心急如焚的父母,面對氣質特殊,難以帶養的孩子,即使對待方式正確,也未必立竿見影。除了把持探索與發現之心情去了解孩子,並順孩子特質,找到因材施教的教養方法之外,更須一份用心而不期待的篤定,只要願意溫柔的等待,讓每個孩子照他的獨特步調前進,陪伴孩子成長,它將成為一段充滿驚喜的人生旅程。
當大愛駐進一個家庭時,無論情緒如何澎湃,終將在這裡獲得撫平,無論挫敗如何深重,家將是最佳溫暖之避風港。孩子將在此學會愛與被愛。這是一個高EQ家庭文化之具體表現,也是支持孩子生命勇往前進的最大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