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枝草 一點露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組織工作
        • 分會社區組織
        • 理監事
      •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章程
      • 隱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會員權利義務說明
      • 公民論壇
      • 捐助支持
    • 最新消息
  • 社區關懷據點網絡
    • 社區據點資訊查詢
    • 好康報你知
      • 共餐好食
      • 終身學習
      • 社團活動
      • 電話/視訊關懷
      • 家庭訪視
      • 修繕服務
      • 跑腿代工
      • 共助家庭
    • 據點專區
  • 社區醫療群網絡
    • 社區醫療群資訊
    • 家庭醫師服務
      • 保健知識庫
        • 陽明報報
      • 登錄家庭醫師
      • 週期性健康維護
      • 自然療癒
      • 用藥安全與減藥
      • 慢性病管理
        • 壓力情緒睡眠障礙
        • 胃食道疾病
        • 腸道慢性問題
        • 慢性呼吸問題
        • 肥胖代謝症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血脂
        • 痛風
        • 初期慢性腎病
        • 慢性肝病
        • 慢性關節問題
        • 過敏免疫問題
      • 企業員工健康維護
      • 醫院專科轉介
      • 家庭醫師專區
    • 營養評估
    • 居家護理師
    • 職能復健
    • 社區藥局
      • 慢性處方箋服務
      • 用藥諮詢
  • 會員專區
    • 入會申請
    • 我的終身歷
      • 我的健康筆記
        • 年度醫療支出預估
        • 身體量測記錄
        • 問卷記錄
        • 用藥記錄
        • 營養品補充記錄
        • 就醫記錄
        • 檢查及檢驗記錄
        • 手術記錄
      • 我的互助簿
      • 我的學經歷
      • 聊天知識庫
    • 我的健康福利站
  • 社區永續夥伴
    • 永續發展主題
      • 永續夥伴總召集人
      • 主題專家工作組
        • 分齡健康篩檢工作組
        • 飲食營養工作組
        • 體能活動運動工作組
        • 壓力情緒睡眠工作組
        • 公民參與工作組
        • 健康信息溝通工作組
        • 第三家庭工作組
        • 我的優勢卡工作組 (by ICF研究學會 廖華方)
    • 社區吹哨人
      • 社區觀察員
      • 社團志工
      • 課程志工
      • 專案活動志工
  • 社區服務申請
    • 社區健康工作
      • 社區工作週期
      • 社區導向基層照護之論人計酬
      • 社區健康_社會處方集
    • 啟動社區發展
      • 治理單位
      • 發起人
      • 行政區域
    • 專案服務
      • 專案活動一覽
      • 主題工作
      • 指標(indicators)與目標 (Targets)
      • 行動策略與方法
      • 健康達人
  • Toggle search form

談小兒尿床 陳獻明醫師 2012/03/13

Posted on 15 4 月, 202426 12 月, 2024 By Jeff Yu

常常在門診聽家長們抱怨小孩子上了小學還在尿床,造成家長們的麻煩,也造成了小孩心理上的壓力。但是,如果你知道,在六歲的小孩中,有12%的小孩會尿床,十歲,有5%,甚至一直到十二歲,也有2%的小孩會尿床,到了十五歲,還有1%的小孩會尿床。這其實是很常見的,而且絕大多數再大一點就好了,實在不必過度擔心。

為什麼說不必擔心?絕大部份的尿床都不是身體生病了,而是屬於發育稍晚的一個現象。無論是膀胱發育不成熟(裝不下一整夜的尿),中樞神經喚醒功能不成熟(脹尿了但睡太熟醒不過來),或是有一種專門在晚上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晚上本來尿要產生少,結果還是產生一樣多),這些原因都會隨著小孩生理上的成熟而逐漸消失,所以也就不用過於擔心了。

以上所指的這種尿床是屬於原發性尿床,佔了所有尿床小孩的90%,也就是指他從小就尿床,未曾停過的,大了就好了的那一種,和發育成熟較晚的因素有關,當然,也和遺傳有點關係。有報告指出,爸媽小時候都尿床,小孩有77%會尿床,爸媽中一人小時候會尿床,小孩有43%會尿床,至於爸媽小時候都不會尿床的,小孩尿床的比例則只有15%。

另外有一種次發性尿床,佔了小孩尿床的10%,這種就要比較注意了,因為這可能和疾病有關。例如有的小孩曾停止尿床至少六個月或一年以上,又開始發生尿床,或是一直都是白天晚上都滴尿,不然就是常常尿急,排尿疼痛、頻尿。這些都有可能是因為泌尿系統感染,構造或功能異常造成,甚至有些其他的疾病,像糖尿病,尿崩症,腎臟病,某些血液病等,都可能因為造成尿量大量增多而導致尿床。像以上這種因疾病而產生的次發性尿床,就需要詳細的檢查,然後針對病因來治療。

至於原發性尿床,因為大部份都是大了就會好,所以要不要治療因人異。如果真的是帶給小孩很大的心理壓力或自卑感,也可以治療,有沒有效?也因人而異,比如說有些小孩是剛睡著就尿床了,就應該讓他白天多喝水,但睡前兩小時不要喝水或吃水果,並且在睡前把尿排空。不然就是看他通常在睡眠的哪個階段比較會尿床,在固定時間叫他起來尿(不過父母就要累一點了),還有就是如果要去參加會過夜的團體活動,如露營,旅行等,可以在睡前服用某些特別的藥(DDAVP),讓晚上尿量暫時性的減少,以避免尿床。

總之,尿床是不應受責罵的,父母應該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這個問題,才不致於因不正確的認知造成小孩心理上的自卑和傷害,也才能真正幫助小孩去解決尿床的問題。

陽明報報

文章導覽

Previous Post: 如何降低失聰的風險 柯敏吉 醫師 2012/03/19
Next Post: 教您用『腹式呼吸法』調整情緒 陳珀勳 醫師 2012/05/08

More Related Articles

選配老人助聽器的重要概念 柯敏吉醫師 2015/12/25 陽明報報
高 尿 酸 血 症 與 痛 風 楊明達醫師 2022/07/13 陽明報報
免疫〞 的小常識 柯敏毓醫師 2014/12/31 陽明報報
教您用『腹式呼吸法』調整情緒 陳珀勳 醫師 2012/05/08 陽明報報
頭暈該看哪科的醫師? 林文正醫師 2020/01/14 陽明報報
防疫大作戰,你準備好了嗎? 陳慧莊醫師 2020/02/24 陽明報報

Recent Posts

  • 睡眠障礙是糖尿病發病風險因素 柯佑民醫師 2021/09/07
  • 靜心冥想活當下
  • 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心肺復甦術 李德福醫師 2013/5/16
  • 何謂生活習慣病及其預防 柯佑民醫師 2014/05/06
  • 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周宏叡醫師 2022/11/07

Recent Comments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Archives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4 月

Categories

  • 公民論壇
  • 協會官方介紹
  • 家醫健康會員專區
  • 社區永續發展
  • 社區關懷據點服務
  • 第三家庭
  • 自我照護
  • 醫療及家庭醫師服務
  • 陽明報報

Copyright © 2025 一枝草 一點露.

Powered by PressBook Green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