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痛風?
「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急遽如風,剛開始大多發生在腳部的關節(最常見在大拇趾),局部有紅、腫、熱、痛的情形,疼痛的嚴重程度會讓人無法走路 ,無法穿鞋,可以說痛不欲生,但通常會自行消退, 也可能會反覆發作。須由醫師來作鑑別診斷與治療。痛風的形成是因人體內尿酸排泄減少(約佔90%病因)或尿酸產生增加(約佔10%病因), 引起尿酸結晶沉積於關節、軟骨、滑囊液、肌腱或軟組織中所造成的一種發炎性疾病。
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有何相關?
高尿酸血症是導致痛風的最重要因素,血中尿酸值 > 7.0 mg/dL為高尿酸血症,血中尿酸濃度越高,持續的時間越久,發生痛風的機會越大。但絕大多數高尿酸血症的人沒有任何症狀終生不發病,只有約10%的人最終會成為痛風患者。報告顯示:健康男性尿酸值 > 9mg/dL 時,痛風性關節炎的每年發生率為4.9%;尿酸值為7.0 ~ 8.9 mg/dL時,其每年發生率為0.5%; 尿酸值 < 7 mg/dL 時,其每年發生率為0.1%。
痛風的流行概況?
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主要是以男性佔90–95%居多。台灣目前19歲以上民眾,男性高尿酸血症盛行率 26.1%,女性高尿酸血症盛行率 17.0%。所以,推估台灣罹患高尿酸血症超過二百萬人,可能的痛風患者超過二十萬人。痛風患者的發作年齡有下降的趨勢,20–40 歲之男性痛風病例頗多。
痛風的臨床分期?
1.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通常是不需要藥物治療。
2.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 急性痛風關節炎疼痛時,常使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物和/或秋水仙素,必要時可使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
- 不發作間歇期 及 4. 慢性痛風石關節炎 : 應依病情不同使用不同降尿酸藥物,包括促進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產生二大類,這些藥物通常相當安全,使尿酸降至治療目標值。
痛風的治療目標?
1. 尿酸值 > 7 mg/dL而從未有過關節炎發作的無症狀者,即應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使尿酸值 < 7 mg/dL .
2. 已經罹患痛風患者,宜考慮開始接受長期的藥物治療,使尿酸值< 6 mg/dL,且痛風不再發作,如此可避免痛風併發症的產生.
3. 已有痛風結石患者,為加速痛風石溶解速度,宜使尿酸值< 5 mg/dL,已經罹患痛風或痛風結石者,需要長期的服藥控制血中尿酸,以預防再發及併發症。
注意痛風的相關併發症
- 痛風性腎病變:尿酸鹽可能因沉積於腎臟而引起腎臟病變。
- 腎臟或尿路結石:尿酸合成增多或因腎臟對尿酸排泄發生缺陷而造成尿酸結石。
- 相關疾病:痛風病人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和高脂血症。
如何自我照顧
1.痛風發作時:
冰敷正在紅腫疼痛的關節部位、適當支托、減少局部壓迫、疼痛的關節多加休息、禁止飲酒,多喝水及按醫師指示服用藥物。
2.平時飲食與生活型態:
a. 缺水會誘發痛風的發作,所以每天至少喝1500~2000 西西以上的水份,能幫助尿酸的排泄,減少泌尿道結石的機會。運動後亦應適量補充水分。在飲食方面必需減少有利尿效果的食物 (如咖啡、可樂、蔓越莓汁、檸檬、黃/胡瓜),因為利尿劑會抑制尿酸的排泄。
b.減少酒精類飲料及高糖飲料 : 在各種的酒品類中以啤酒(beer)為甚,因為啤酒可以增加尿酸之形成。如果常期的每天飲用12 盎司(355 c.c.)以上的啤酒,則有1.49 倍會發生痛風。
c.低肉/低海鮮類飲食 : 減少食用紅肉類(牛肉、猪肉、羊肉) 及內臟(肝、腎臟等)等高嘌呤(purine)食品。
d.高蛋白質飲食及增加乳製品攝取 : 研究發現多攝取乳製品有助減緩痛風發生 ,且可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代謝而降低血尿酸值。
e.減重 : 身體質量指數(BMI)高的族群有更多的機會發生痛風。平均減重7.7 公斤,約可降低血尿酸值約1.67 mg/dl。
f.蔬菜水果類 : 實驗結果發現,在食用櫻桃超過5 小時以後,會有明顯的血清尿酸值下降。富含vitamin C 和高纖蔬果類對痛風患者有正面幫忙, 而食用豆腐也不會顯著增加血清尿酸值 ,且根據觀察研究發現,攝取富含高嘌岭的蔬菜類(如豌豆、豆類、蘆筍、香菇),痛風的發生也無顯著性的差異。
g.其它 : 以複合式食物(全麥、糙米)取代精緻碳水化合物(白麵粉、白米),以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碎堅果類、杏核、花生、橄欖油、菜籽油、鱷梨)取代飽和脂肪酸(例如動物性油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