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枝草 一點露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組織工作
        • 分會社區組織
        • 理監事
      •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章程
      • 隱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會員權利義務說明
      • 公民論壇
      • 捐助支持
    • 最新消息
  • 社區關懷據點網絡
    • 社區據點資訊查詢
    • 好康報你知
      • 共餐好食
      • 終身學習
      • 社團活動
      • 電話/視訊關懷
      • 家庭訪視
      • 修繕服務
      • 跑腿代工
      • 共助家庭
    • 據點專區
  • 社區醫療群網絡
    • 社區醫療群資訊
    • 家庭醫師服務
      • 保健知識庫
        • 陽明報報
      • 登錄家庭醫師
      • 週期性健康維護
      • 自然療癒
      • 用藥安全與減藥
      • 慢性病管理
        • 壓力情緒睡眠障礙
        • 胃食道疾病
        • 腸道慢性問題
        • 慢性呼吸問題
        • 肥胖代謝症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血脂
        • 痛風
        • 初期慢性腎病
        • 慢性肝病
        • 慢性關節問題
        • 過敏免疫問題
      • 企業員工健康維護
      • 醫院專科轉介
      • 家庭醫師專區
    • 營養評估
    • 居家護理師
    • 職能復健
    • 社區藥局
      • 慢性處方箋服務
      • 用藥諮詢
  • 會員專區
    • 入會申請
    • 我的終身歷
      • 我的健康筆記
        • 年度醫療支出預估
        • 身體量測記錄
        • 問卷記錄
        • 用藥記錄
        • 營養品補充記錄
        • 就醫記錄
        • 檢查及檢驗記錄
        • 手術記錄
      • 我的互助簿
      • 我的學經歷
      • 聊天知識庫
    • 我的健康福利站
  • 社區永續夥伴
    • 永續發展主題
      • 永續夥伴總召集人
      • 主題專家工作組
        • 分齡健康篩檢工作組
        • 飲食營養工作組
        • 體能活動運動工作組
        • 壓力情緒睡眠工作組
        • 公民參與工作組
        • 健康信息溝通工作組
        • 第三家庭工作組
        • 我的優勢卡工作組 (by ICF研究學會 廖華方)
    • 社區吹哨人
      • 社區觀察員
      • 社團志工
      • 課程志工
      • 專案活動志工
  • 社區服務申請
    • 社區健康工作
      • 社區工作週期
      • 社區導向基層照護之論人計酬
      • 社區健康_社會處方集
    • 啟動社區發展
      • 治理單位
      • 發起人
      • 行政區域
    • 專案服務
      • 專案活動一覽
      • 主題工作
      • 指標(indicators)與目標 (Targets)
      • 行動策略與方法
      • 健康達人
  • Toggle search form

簡介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 柯敏毓醫師 2010/09/09

Posted on 15 4 月, 202426 12 月, 2024 By Jeff Yu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有血便、大便習慣改變〈如:腹瀉、便秘或不規則、大便變細、裡急後重(解完大便仍想再解)〉、腹痛、不明原因之體重下降、肛門出血、貧血;但早期大腸直腸癌和癌前病灶(例如高危險性腺瘤、瘜肉等等)都常無症狀。如能提高警覺,早期診斷與治療,治癒率可高過80%。大腸鏡是正確性最高的檢查方式,但檢查時的不舒適和費用較高,臨床上並不適用於第一線的篩檢。由於大腸管內腫瘤或息肉會受糞便摩挿而流血,血液附著在糞便上,所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大腸癌。敏感度和專一性雖有其限制但操作方便、費用低廉,是目前最適於大規模定期篩檢的工具。

臨床上較常用的糞便潛血檢驗,有以下兩種方法:
一、化學法:利用血紅素中之部分結構Heme具有過氧化酶的活性,而使氧化還原反應進行,改變試劑顏色來判別。此法缺乏對人類血液專一性,因此採集檢體三天前即必須限制紅肉、動物血及含過氧化酶的甘藍、瓜類、花椰等食物及類固醇消炎藥物、鐵劑,以減少偽陽性反應。維生素C則可能會造成偽陰性的結果。

二、免疫法:利用針對人類血紅素(Globin蛋白質部分)反應的抗體進行抗原抗體反應,因此專一性高,不會受到食物、動物血影響;如果出血來源是上消化道,血紅素在腸胃道近端就已被消化酵素代謝故不會顯現陽性,對下消化道出血有較高的專一性。免疫法敏感度較高,適合對糞便中低濃度的潛血檢測。北市衛生局提供的老人健檢及國健局委託各醫療院所提供50—69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篩檢採用的就是定量免疫法。

採用免疫法篩檢應注意的事項:
 1. 不須特別限制食物,但有痔瘡便秘出血、血尿或月經期間不適合做檢查。 

2. 受檢日前兩天起停用酒精及類固醇、阿斯匹靈、非類固醇消炎藥物。

3. 檢體需為新鮮糞便,應使用特定採便容器於糞便排出後以採集棒立即採集,置入含保存液的特定採便容器,避免血色素受糞便中細菌破壞而喪失抗原性。也要注意適量採檢體,避免抗原(血紅素)過多而導致偽陰性(Hook effect)。

潛血檢查陽性者應由專科醫師作進一步確診,決定覆驗及評估大腸鏡檢查或大腸鋇劑攝影加乙狀結腸鏡檢查的必要性。大腸腫瘤或息肉可能只是發生間歇性出血或潛血不是非常均勻分佈在糞便,造成檢查偽陰性;若臨床症狀有懷疑時應重做檢驗和定期追蹤篩檢。

大腸癌的形成是由飲食、遺傳及其他許多因素經由多種步驟演變而成。國人近十多年來飲食歐美化,肉類、脂肪的攝取量提高很多,大腸癌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遺傳方面,有大腸癌家族史或家族性多發性大腸息肉症,得癌的機會較高。目前癌症的研究有相當程度的進展,如腫瘤基因及腫瘤抑制基因(APC基因)的發現;但仍有許多癌化機轉不十分明瞭。要降低大腸癌的風險就從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少肉、少油、少煙酒、多蔬果) ,維持規則運動、排便順暢,定期篩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做起吧﹗

陽明報報

文章導覽

Previous Post: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可以活得更久 江至豐醫師 2010/08/26
Next Post: 兒童發燒處置建議 蕭雨青醫師 2010/11/02

More Related Articles

功能性消化不良 何啟温醫師 2017/03/01 陽明報報
在劇烈運動中發生心肌梗塞、猝死原因 李德福醫師 2015/04/24 陽明報報
冬季嘔吐病的元兇—“諾羅病毒”簡介 陳獻明醫師 2013/01/14 陽明報報
不可忽視的5種症狀 柯敏毓醫師 2017/07/03 陽明報報
睡眠障礙是糖尿病發病風險因素 柯佑民醫師 2021/09/07 陽明報報
香港腳和汗皰疹 侯存智醫師 2016/11/02 陽明報報

Recent Posts

  • 睡眠障礙是糖尿病發病風險因素 柯佑民醫師 2021/09/07
  • 靜心冥想活當下
  • 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心肺復甦術 李德福醫師 2013/5/16
  • 何謂生活習慣病及其預防 柯佑民醫師 2014/05/06
  • 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周宏叡醫師 2022/11/07

Recent Comments

尚無留言可供顯示。

Archives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4 月

Categories

  • 公民論壇
  • 協會官方介紹
  • 家醫健康會員專區
  • 社區永續發展
  • 社區關懷據點服務
  • 第三家庭
  • 自我照護
  • 醫療及家庭醫師服務
  • 陽明報報

Copyright © 2025 一枝草 一點露.

Powered by PressBook Green WordPress theme